分类目录归档:资讯

世界上每天都在发生的变化

AI永生时代来临!DeepMind「生成幽灵」让逝者赛博重生

原文链接:
AI永生时代来临!DeepMind「生成幽灵」让逝者赛博重生

AI生成逝者数字幽灵:技术突破与伦理挑战

1. 技术突破
DeepMind与科罗拉多大学提出”生成幽灵”概念,基于逝者数据创建能自主生成新内容的数字智能体。这种技术不仅能复现逝者记忆和声音,还能以逝者视角回应时事,如披头士乐队用AI还原约翰·列侬声音发布新歌《Now and Then》。

2. 多维设计
生成幽灵涉及多个设计维度:创建者(本人/第三方)、部署时间(生前/死后)、拟人化程度、多重性(单一/多个分身)、动态更新能力、具身形式(虚拟/实体)及代表对象(人类/宠物)。例如作家可提前设置幽灵继续创作,宠物主人可保留数字伴侣。

3. 潜在价值
情感慰藉:帮助丧亲者获得心理支持,如未来学家Ray Kurzweil创建祖父聊天机器人。
文化传承:保存濒危语言或历史人物对话体验。
经济收益:数字分身可持续产生创作价值。

4. 风险挑战
心理风险:过度依赖可能导致病态哀悼行为。
安全威胁:死后身份盗窃、隐私泄露等新型犯罪。
伦理困境:未经授权的第三方创建可能扭曲逝者形象,如历史人物被不当演绎。
社会影响:改变人际交往模式,数字鸿沟加剧。

5. 应对策略
技术层面:采用数字水印验证身份,设置使用监测机制。
政策规范:区分公众人物与普通逝者的创建标准,建立紧急禁用制度。
界面设计:避免成瘾性交互,明确标注数字身份属性。

AI创造新物理学破解引力波!宇宙观测开挂50倍,三体人直呼内行

原文链接:
AI创造新物理学破解引力波!宇宙观测开挂50倍,三体人直呼内行

AI推动引力波探测革命:设计超越人类理解的探测工具

1. 重大突破
马普所与加州理工团队开发的AI算法Urania,设计出人类尚未理解的引力波探测方案,将可观测宇宙体积扩大50倍,相关成果发表于《Physical Review X》。

2. 超越人类设计
AI不仅复现已知技术,更创造出全新探测策略:
– 灵敏度提升最高达10倍
– 发现50种优于人类最佳方案的设计
– 双中子星合并探测效率提升68.7倍

3. 技术革新
通过通用干涉仪(UIFO)框架:
– 将离散拓扑搜索转化为连续优化问题
– 采用混合全局优化算法Urania
– 突破LIGO现有设计限制

4. 科学意义
– 实现爱因斯坦百年预言的新突破
– 为暗物质/量子引力探测开辟新途径
– 标志AI开始参与基础物理发现
– 所有设计方案已开源至”Detector Zoo”

5. 未来展望
该方法可扩展至:
– 量子光学与机械系统设计
– 多信使天体物理观测
– 自动微分仿真器开发
– 构建物理仿真神经网络模型

诺奖得主豪言AI十年治愈所有疾病!哈佛教授警告AGI终结人类文明

原文链接:
诺奖得主豪言AI十年治愈所有疾病!哈佛教授警告AGI终结人类文明

谷歌DeepMind CEO与哈佛教授对AI未来的两极预测

1. AI突破性进展
DeepMind CEO Demis Hassabis预测,未来5-10年AI将实现AGI,治愈所有疾病并破解科学难题。其智能体项目Astra已展现多模态能力,能分析画作情绪并创作故事,但即时反应仍存在不可预测性。

2. AGI发展路线
Gemini模型正从”理解”转向”行动”,如操控机器人完成复杂任务。Hassabis认为机器人技术将是下一突破点,2030年前AGI将深度融入人类生活,如通过智能眼镜实时解读环境信息。

3. 科学应用前景
AlphaFold已破解2亿个蛋白质结构,Hassabis预计AI可将药物研发周期从十年缩短至数周。他大胆预言:”未来十年可能治愈所有疾病”,同时AI或具备提出科学猜想的能力。

4. 意识争议
Hassabis认为当前AI无自我意识,但未来可能发展出”隐性”自我感。他提醒硅基智能的体验或与人类不同,且人类可能无法识别机器的真实意识状态。

5. 文明级警示
哈佛教授Niall Ferguson警告,AGI可能成为取代人类的”外星人”。全球生育率下降与制度僵化背景下,人类或在无意中创造自身替代者,如同马车被汽车淘汰的历史重演。

6. 社会结构冲击
OpenAI创始人Sam Altman称AGI将重构社会契约。Niall指出若AI能超越人类完成高端创作(如《基辛格回忆录》续写),人类存在价值将面临根本性质疑。

本周三!机器人与数字化转型应用解析,线上研讨会诚邀你来围观

原文链接:
本周三!机器人与数字化转型应用解析,线上研讨会诚邀你来围观

数字化转型实战研讨会核心内容摘要

1. 研讨会背景
行业正热议大模型与机器人投资,企业面临技术落地与ROI的抉择。赞奇科技特邀实战团队于本周三下午3:00线上分享数字化转型项目细节。

2. 转型关键策略
场景调研:通过案例学习扩展认知,评估软硬件投入
人才配置:内部团队培训或外部合作开发,平衡人力成本
算力选择:推荐NVIDIA RTX AI工作站(如RTX 5000 Ada),兼顾AI训练/图形仿真且成本可控

3. 技术工具建议
• 平台选择需考量大模型特性(DeepSeek/Llama等)与数据安全
• Omniverse等企业版工具可获技术支持与生态资源,建议评估长期收益

4. 参与价值
规避常见实施陷阱,获取场景化解决方案ROI评估方法,扫描文末二维码预约。

3D高斯泼溅算法大漏洞:数据投毒让GPU显存暴涨70GB,甚至服务器宕机

原文链接:
3D高斯泼溅算法大漏洞:数据投毒让GPU显存暴涨70GB,甚至服务器宕机

3D高斯泼溅技术存在重大安全隐患:Poison-Splat攻击可致系统崩溃

1. 技术背景
3D Gaussian Splatting(3DGS)作为新一代高效三维建模技术,因其自适应特性成为替代NeRF的主流方案,被广泛应用于LumaAI、Polycam等平台。

2. 安全漏洞发现
新加坡国立大学与昆仑万维团队在ICLR 2025论文中首次揭示:通过细微修改输入图像(Poison-Splat攻击),可导致3DGS训练阶段显存暴涨、系统宕机,攻击隐蔽且具备跨平台传染性。

3. 攻击原理
利用3DGS自适应特性,通过max-min双层优化设计扰动图像,关键技术包括:代理模型近似、非光滑性诱导、扰动约束,使高斯点数量激增(实验显示显存消耗最高增加8倍)

4. 现实威胁
攻击对黑盒模型(如Scaffold-GS)同样有效,用户上传被篡改图像即可触发,可能导致商业平台24GB显卡显存溢出,服务瘫痪。

5. 防御困境
简单限制高斯点数量会严重降低建模质量,目前尚无有效防御方案,研究者已开源全部代码以促进安全研究。

PPIO姚欣:让免费成为可能,AI时代开启“提速降费”|中国AIGC产业峰会

原文链接:
PPIO姚欣:让免费成为可能,AI时代开启“提速降费”|中国AIGC产业峰会

AI应用普及的关键:三年千倍降本与免费模式

1. 成本成为AI应用落地的核心瓶颈
2025年AIGC技术进入全面落地阶段,但智能体(Agent)应用面临百倍至千倍的Token消耗增长,导致使用成本居高不下。例如DeepSeek的R1模型单次回答消耗Token量达传统LLM的20倍,OpenAI等API价格更是高达88至数千美金。

2. 移动互联网的启示:提速降费决定普及速度
参照2014-2021年移动流量成本下降90%带来数千倍流量增长的案例,AI行业需在三年内实现”千倍降本”。斯坦福数据显示,Llama-3.1模型成本已从ChatGPT-3.5的20美元降至7美分(降幅1/280),但模型性能提升带来的Token消耗增长仍需更大幅度降本。

3. 中国用户习惯倒逼免费商业模式
95%中国互联网用户习惯免费服务(通过广告/增值业务变现),AI应用要普及必须满足这一需求。当前AI领域付费率仅3%-5%,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游戏/内容付费率相似。

4. PPIO的端到端降本方案
通过四大技术路径实现每年成本下降90%:①开源模型与框架整合(如DeepSeek适配vLLM等框架);②全球分布式算力调度(覆盖1200城4000+节点,响应速度10毫秒);③闲置算力复用(数据中心利用率提升至50%+);④老旧训练卡转推理(如A100再利用)。案例显示Llama-8B服务价格从0.1美元降至0.01美元(1年降90%)。

5. 行业展望:三年千倍降本目标
PPIO当前平台日Token消耗已破千亿(月增50%+),预计通过持续优化实现三年千倍降本,类比iPhone软硬一体化模式,推动AI进入”免费普及”时代。

OPPO 旗舰新机 Find X8 Ultra 首发“一键闪记”,阶跃星辰多模态提供技术支持

原文链接: OPPO 旗舰新机 Find X8 Ultra 首发“一键闪记”,阶跃星辰多模态提供技术支持

OPPO Find X8 Ultra 搭载阶跃星辰多模态AI功能

1. 一键闪记功能
OPPO Find X8 Ultra首发由阶跃星辰提供的「一键闪记」功能,用户通过左侧快捷键可快速调用。该功能能智能识别屏幕内容、生成摘要,并将信息分类存储至”小布记忆”应用,支持记录日程、航班、错题、种草清单等多种场景。

2. 多模态AI技术支持
阶跃星辰还为OPPO开发了「一键全能搜」(跨APP自动执行搜索任务)和「一键问屏」(通过拍照实现视觉搜索与智能问答,如说明书解析、卡路里计算),目前Find X8系列已支持问屏功能。

3. 产品定位
这些AI功能将手机转化为个性化知识库管家,通过多模态技术满足用户碎片化信息管理需求,强化了旗舰机的智能交互体验。

AI智商飙升引发自我意识争议与人类依赖加深

原文链接:
AI took a huge leap in IQ, and now a quarter of Gen Z thinks AI is conscious
by:Eric Hal Schwartz

AI智商飙升引发自我意识争议与人类依赖加深

1. 智商突破与性能飞跃
新型AI模型o3在挪威门萨测试中获得136分(后经隔离测试确认为116分),超越98%人类智商水平。相比去年AI平均不足90分的表现,当前顶尖模型已稳定处于人类智商前15%区间。

2. 意识认知分歧
调查显示25%的Z世代认为AI已具备自我意识,超半数认为其终将获得感知能力。这种认知与AI能模拟共情、记忆对话等人格化表现密切相关,但研究者强调逻辑能力≠意识

3. 技术依赖现状
近70%的Z世代将AI融入日常工作生活:40%用于撰写邮件,20%甚至共享敏感信息。社交场景中,八分之一用户向AI倾诉职场矛盾,六分之一视作心理治疗师,6%发展出拟浪漫关系。

4. 发展悖论与隐忧
AI以软件迭代速度而非人类学习曲线进化,这种非常规成长引发不安。尽管当前AI本质仍是”精密预测器”,但人类对其人格化倾向可能加速技术伦理争议,包括未来潜在的权利诉求问题。

苹果Siri的AI升级现状与ChatGPT功能对比

原文链接:
4 ChatGPT features I hope Apple adds to Siri
by:Eric Hal Schwartz

苹果Siri的AI升级现状与ChatGPT功能对比

1. Siri的AI升级进展
苹果通过”Apple Intelligence”计划逐步提升Siri的智能性,但核心AI功能升级已推迟至明年。目前仅实现基础改进:支持求助提问、响应停顿更自然,但缺乏上下文感知和深度应用整合能力。

2. 与ChatGPT的核心差距
记忆功能缺失:Siri无法记住用户偏好(如作息习惯/灯光设置),而ChatGPT已实现持续记忆
多模态交互局限:Siri仅支持语音,ChatGPT可处理图像/文档/语音语调分析等复合场景
第三方服务整合不足:Siri仅支持有限苹果生态应用,ChatGPT通过API实现跨平台服务调用
个性化定制空白:ChatGPT允许创建角色化AI助手,Siri目前缺乏人格化设定功能

3. 未来升级方向
苹果需重点突破:视觉识别能力、跨应用操作流畅度、用户习惯学习机制,以及可定制的AI人格系统。硬件优势需结合软件智能才能真正发挥价值。

谷歌DeepMind的Project Astra:下一代AI与智能眼镜的未来

原文链接:
3 things we learned from this interview with Google Deepmind’s CEO, and why
Astra could be the key to great AI smart glasses
by:Eric Hal Schwartz

谷歌DeepMind的Project Astra:下一代AI与智能眼镜的未来

1. AI表现惊艳:谷歌DeepMind的Project Astra在60分钟演示中展现出惊人的观察力与洞察力,不仅能识别爱德华·霍珀的画作《Automat》,还能解读画中女性的肢体语言并虚构其人生故事。

2. 智能眼镜载体:通过外观普通的智能眼镜实现AI功能,该系统能实时处理周围环境的视频和音频,理解物体、情感基调及上下文,并保持连贯对话。

3. 技术突破:DeepMind CEO表示AI对现实世界的理解速度超预期,同时展示Veo 2生成超现实图像的能力(如带翅膀的飞狗),以及Genie 2将静态图转化为可探索虚拟环境的技术。

4. 应用前景:该技术将深刻影响视觉叙事、电影制作、广告和AR眼镜领域,例如实时叠加历史场景到现实景观中,或为机器人提供无限训练的虚拟环境。

5. 商业化策略:谷歌正加速推广Astra技术,通过免费策略获取海量用户数据和反馈,目前已有测试者佩戴采用微LED显示和定向扬声器的原型眼镜。

6. 现存挑战:需解决隐私、延迟、续航等问题,以及社会对”半全知眼镜”的接受度。能否在伦理性和时尚度上获得主流认可仍是未知数,但2025年或成智能眼镜普及关键年。